1.用户行为
第一,大家在做某件事之前,还是要先想一想为何?即为何要搭建会员体系?
假如这个问题你一时半会儿不了解从哪回答的话,那大家换个角度来想想:假如没会员体系,会对商品导致什么影响?会对公司产生什么影响?这类影响是好的影响还是不好的影响,影响的范围有多广程度有多深?
2.用户等级
还是一样,大家为何要搭建用户等级?
一个国家有几亿人口的时候你如何来管理?老祖宗秦始皇给出了大家答案:郡县制。进步到目前则演进成了省-市-区县-乡镇-村5层行政治理结构。
商品同理,当你的商品用户体量比较大的时候譬如3000万时,你如何来对他们进行管理?如何做用户运营?假如不对他们做区别而是无差别的对待,试问你如何能把这3000万用户运营管理好?如何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用户分层
相信大伙都听过二八定律/法则,那是否可以将这类用户划分为2个阵营或群体,然后将80%的精力及资源都投入到20%的顾客上面,如此他们就能产生80%的收益?理论上可行,但事实上行不通。这么粗犷的方法看上去过于草率和敷衍了,还要细分。
你在做某款商品的规划和运营的时候,需要先考虑了解该商品可以如何来对用户分层分级?这是商品经理和运营需要最重要并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必须具备技能之一。一下子理解所有用户是非常难的,但分而治之则会容易不少。划分用户群直接产生有哪些用途就是能更好地理解商品的目的用户和市场角逐状况。
用户分级
现在市面上的C端商品,可以粗略地将它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户在商品内会有买卖产生,譬如京东淘宝拼多多,即用户付出了资金。一类是用户在商品内消费了精力,譬如今日头条微信念书抖音短视频小红书,即用户付出了时间。当然也有两者兼而有之的,譬如网易云音乐我开了会员来听歌,腾讯视频我开了会员来追剧,这里大家不详细展开。
保级和降级
3.用户积分
4.用户标签
5.付费会员
6.等级权益
原文始发于公众号(詹老师)